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逐渐深化、“陆上丝绸之路新经济带”国际大通道动工建设以及十三五规划“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落实,我国西北、东北地区将会迎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而该区域多处于高原山地季节(多年)冻土区。寒区岩石力学与工程正逐渐成为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热点。
4月14-15日,由西安科技大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协会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京学院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一届全国寒区岩石力学与工程青年学者沙龙在陕西省西安市唐隆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
本次学术会议围绕西部黄土、冻岩(土)、膨胀土、盐渍土、沙漠土及深埋高地应力岩体的力学特性、测试技术、地基处理技术等进行了学术交流。
作为协办单位之一,西京学院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罗滔、孙超伟、袁克阔、谢明和吉延峻等博士参加了会议。

(西京学院参会代表)
吉延峻博士做了题为“现浇混凝土-冻土接触面冻结强度形成机理”的学术报告。报告分析了以往预制混凝土与冻土接触面冻结强度的研究的不足,提出采用冻土中现浇混凝土的新型试验方法;通过实验结果得出,冻结强度较以往增大71.9%,对冻土区工程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会议期间,我校参会人员对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科研条件以及西京学院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邀请相关高校进行科研合作。

(吉延峻博士做会议报告)
会后,罗滔博士代表西京学院就成立寒区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委会、沙龙形式等事宜与到会的20家单位代表进行了探讨,确定2019年第二届全国寒区岩石力学与工程青年学者沙龙由重庆交通大学承办。
文/吉延峻 摄影/孙超伟